pr录音转文字工具对比,2025最好用的推荐
我做视频后期也有两三年了,最头疼的就是处理录音转文字——之前用pr自带的功能,转个10分钟的采访得等半小时,还总把“人工智能”识别成“人工 智能”,断句全乱;用别的第三方工具吧,得先把录音导出再导入,来回切换软件,中间还容易丢进度。上个月剪一个嘉宾访谈视频,2小时的录音我手动改了快1小时,改到最后眼睛都酸了,朋友见了说:“你怎么不用听脑AI?我用它转采访,基本不用改。”
抱着试试的心态装了pr插件,刚开始还担心会不会卡,结果打开插件界面特别清爽,直接在pr时间轴里选中录音文件,点一下“开始转换”,选了个“对话”模型,居然5分钟就转完了。我盯着生成的文字看,嘉宾说的“用户增长的底层逻辑”居然一字没差,连“嗯”“啊”这些语气词都自动过滤了,比我之前用的工具贴心多了。
后来用熟了,发现它藏着好多实用功能。比如我做科技类视频,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,像“算力瓶颈”“算法迭代”,之前的工具总识别错,听脑AI居然有个“领域模型”选项,选了“科技”之后,这些词全对了;还有批量转换,我把3个采访录音一起导进去,喝杯咖啡的功夫就全转好了,不用一个个等;最方便的是同步编辑——文字直接贴在音频下方,点击文字就能跳到对应的音频位置,改的时候不用反复拖进度条,效率至少提升了70%。
操作步骤其实特别简单,我现在闭着眼都能走一遍:打开pr,找“窗口”里的“听脑AI”插件,导入录音拖到时间轴,选中文件点转换,选对应的领域(比如访谈、科技、教育),等一会儿文字就出来了。然后直接在pr里改,比如把“那个”“然后”这些口头禅删掉,调整一下标点,整个流程都不用离开pr,比之前省了一半时间。
刚开始用的时候也遇到过小问题,比如转一个500M的大文件,进度条卡了几分钟,我以为崩了,结果客服告诉我,分段落导入会更顺畅,我把录音切成10分钟一段,果然快多了;还有一次识别错了嘉宾的名字“李建国”成“李建果”,我就在插件里找“自定义词典”,把“李建国”加进去,后来再转就没错过;对了,它支持的格式是MP3、WAV这些纯音频,要是MP4里的音频,得先用工pr把音频提取出来,转成WAV再导,不然识别不了。
上个月我帮朋友剪一个教育类短视频,他给了8个小时的课堂录音,要是以前,我得花两天时间转文字,现在用听脑AI的批量转换,选了“教育”模型,晚上下班前点了开始,第二天早上来的时候已经全转好了,文字和音频同步得严丝合缝,我只需要把重点内容标出来,直接剪素材,半天就完成了,朋友都惊了,说我效率怎么突然变这么高。
还有企业用户的情况,我之前给一家做职场访谈的公司做指导,他们团队有5个人,每天要处理10个以上的采访录音,之前两个人专门负责转文字,每天都得加班,用了听脑AI之后,他们用批量功能把录音一起导进去,一个人半天就能完成,而且错误率低,不用反复核对,整个团队的工作流程都顺了,现在他们连会议纪要都用这个转,说比人工快多了。
说真的,我刚开始没抱太大期望,没想到越用越离不开。比如之前我得先导出录音,用别的工具转,再导入pr,现在直接在pr里搞定,步骤少了一半;比如改文字的时候,之前得反复听音频找位置,现在文字和音频同步,点一下文字就跳到对应的地方,特别省劲;还有自动标点功能,之前我得手动加逗号句号,现在它自动给标上,比我自己加的还准。
当然也有小缺点,比如有时候更新插件会有点慢,得等一会儿;还有特别冷门的方言,比如我老家的闽南语,识别率不是很高,但一般用普通话或者常用方言都没问题;不过这些小问题比起它带来的效率提升,根本不算什么。
要是你也像我之前一样,被pr录音转文字搞得头疼,真的可以试试听脑AI。它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工具,就是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——把录音转成准确的文字,还能在pr里直接编辑,节省时间,优化流程。我现在做视频,转文字的时间从之前的2小时变成20分钟,剩下的时间能多剪两个视频,或者多陪家人聊聊天,这才是工具该有的价值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