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写作:106 写作的效率在于输入法的掌握
写作,是一件要花费时间的事情,这也是很多人不喜欢写作的原因,即便是头脑当中有了很好的创意与构思,把字写到纸上也会占用踢球或者游戏的时间。当然,对于愿意尝试写作的人也必须要做好思想准备,花费在“写作时间”上的耐心,是写作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。
感谢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的持续更新,人们已经可以用越来越快地输入方法来保证自己的写作速度。对于我来说,如果打好了腹稿,在键盘前敲击一篇“千字文”大约只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时间,对于我这样的效率已经很高了。即便是用手机打字,我写《如何写作》的单篇文章也只需要三十到四十分钟的时间,这让我可以在乘坐地铁的路途中也可以写作。
我们这一代人,在学习使用电脑之前都用打字机练习过“指法”,当时虽然觉得很枯燥,但是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,我觉得能够熟练地“盲打”是我保证写作效率的基本技能——可见很多小时候觉得没用的东西,在真正掌握之后总是会发挥一些作用的。
当然,现在最方便的输入方法是语音输入,这给很多打字慢的人提供了便利。人们说话的速度大约是一分钟三百字左右,即便是加上调整文字与段落的时间,语音输入的速度也是很快的。
对于已经列好提纲的文章,我是会采取语音录入的方式来写作的。提纲与段落大意可以让我不会因为说话的速度快而产生“跑题”的情况,看着提纲来进行语音输入,其实就等于是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在发表自己的观点,这个时候,我们只要把握好段落字数的篇幅就好了。对于现在的网络文章而言,一二百字为一个段落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篇幅,这种段落组成的文章会让阅读的节奏非常“明快”,不会让阅读者因为看到一整屏幕的字而产生“退却心理”。
对于只有中心思想而没有段落大意的文章,我个人还是比较偏爱用敲字的方式来输入的。说话的节奏太快,在措辞方面会有很多口语化的现象,如果是写一本地域色彩很浓的小说,这种口语化的行文风格是没有丝毫问题的,但是如果是写一些相对学术化一些的文章,比如我写的《文旅观点》、《品牌正解》系列等等,还是用书面语才可以让表达的意思更加严谨完整。
语音输入和键盘输入的另一个差别则在于对于前文的回顾。用语音输入时,我们无法在说话的同时查看上面已经录入的文字,因此有可能产生重复或矛盾的词句,而键盘录入则可以让我们随时审视之前写过的文字,这样会有助于整篇文章行文的一致性与顺序关系。
在大多数时候,我并不会在写文章时列出段落大意,脑子里有一个选题,围绕着这个选题有一些问题和答案,我就会开始写作了。这也是我更喜欢键盘输入的原因——有的时候,在写作过程中为了表达更好的递进关系,我会调整段落的顺序,而如果选择了语音输入,我往往会因为惯性思维而只是就着已有顺序来修改文字了。
这篇文字,就是我在地铁上写完的,我的行程一共十六站地铁,我花费了十四站的时间用手机敲完了这些文字,感觉时间没有浪费……